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文化藝術 > 藝文活動> 楊馥如分享蔬果故事 呼籲以飲食愛地球

藝文活動

字級

楊馥如分享蔬果故事 呼籲以飲食愛地球

【人間社 孫芳菲 台南報導】 2024-06-08
佛光山慧慈寺奮起飛揚微講座,6月2日邀請知名作家、義大利大腦與認知神經科學博士楊馥如,以「義大利經典食材探秘–好吃的蔬菜、好聽的故事」為題講演,以多幅畫增加故事的張力,並強調吃當季蔬果、吃在地食物的重要性,對自己健康好,也為保護地球盡一己之力;來自善化、麻豆、新市與新化等地區約90人聆聽受益。

「看到什麼?」楊馥如在講座開始以一幅布滿水果、蔬菜和穀物的人像畫,讓與會大眾觀察。原來是十六世紀宮廷畫家阿欽博多的〈四季之神〉,主角是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,兩片碗豆莢是眼皮、臉頰則是兩顆蘋果、兩粒櫻桃的嘴唇、胸前是顆大南瓜,另有朝鮮薊、洋蔥、高麗菜和葡萄等琳瑯滿目的水果和蔬菜。因為魯道夫二世熱愛自然花卉,畫中蔬菜水果是他喜歡吃的,曾是建築師、舞台設計師的阿欽博多就將皇帝畫成蔬果人來歌頌。

另一幅有趣的〈一盆蔬菜/園丁〉,是同時期的朱塞佩.阿爾欽博托的創意畫作,但只見一個黑色陶盆裝著洋蔥和白蘿蔔等蔬菜,卻未見園丁身影,楊馥如將畫上下顛倒,一盆蔬菜就變成頭戴黑帽的園丁,令與會大眾嘖嘖稱奇。

什麼是食物?楊馥如引用人類學家李維史陀的話「食物要美味,也要有助思考。」在義大利因疫情封城15天中,曾試著三天不使用冰箱,即使是在冬天也無法做到,至少牛奶就需要冷藏。「你們知道製作義大利帕馬乾酪,有哪四個原料?」與會大眾只答對牛奶、鹽、凝乳酶,還有一項看不到的食材「時間」。做好的乳酪經過18個月熟成才能上市,最長可放100個月。為縮短製做時間,現在的食物用太多添加物,差別在食用者是否願意花時間製造食物。

核桃「三位一體」的結構,深色外皮象徵聖父、外殼是聖子、核仁則是聖靈。每年6月23日到6月24日晚上,是施洗者約翰之夜,也是一年中最短的夜,義大利的老祖先將當夜露水視為萬靈丹,有助消化、治腸胃病的療效。此時採收的核桃的外皮是青軟的,曾依傳統製作核桃酒,浸泡三個月後加糖,三年後變成咖啡色時飲用。

「擅長家鄉風景畫又好客的台南畫家郭柏川,除了安平漁港,也有許多海產、石榴等靜物畫。」楊馥如說,義大利也有許多餐桌上放著乳酪、葡萄酒、杏仁和扭結麵包的畫,這些靜物畫都含有好客、及時行樂、神在日常中的精神。

「把握當下因緣,創造出無數因緣。」慧慈寺監寺知霖法師分享邀請楊馥如演講的過程並勉眾持續淨灘、淨山和種樹等愛護地球的活動。楊馥如社群粉絲許淑瑛表示,楊馥如引導以意想不到的角度來看畫,又分享很棒的環保概念,今後知道過年後不要吃柳丁、從國外進口櫻桃的碳足跡超長,在這場講座收穫很多。
12345678910第1 / 140頁
追蹤我們